訂貨會是書業趨好的拐點?
“這不是環球主題公園,這是北京圖書訂貨會!”聽上去多少有些不可思議,但這確實是對第35屆北京圖書訂貨會最直觀的描述。觀眾多到出乎所有人意料,首日進館高峰時要排隊半小時,再加上一些出版機構的大力促銷、全場到處可見的直播帶貨,可以說,訂貨會功能和定位的轉變,讓人感覺比以往任何一屆都明顯。展前我們和業界大咖隔空暢聊,做足了預測,可沒有什么能像現場這樣,讓人振奮,給人希望。
本屆北京圖書訂貨會2月24日~26日舉辦,為期3天,閉幕時的數據統計也進一步給予了佐證:本屆訂貨會參展規模擴大,成為歷屆之最,展臺2793個,比上屆增長9.1%;參展單位710家,展示了近40萬種圖書,組織場內外文化活動345場。全國新華書店、民營書店、圖書館、館配商3000余家單位派人參會。展前注冊報到系統顯示,現場參展和參觀人數超10萬人次。
闊別2年,記者現場逛展,采訪多位圖書編輯和營銷人員,與大家一起感受訂貨會的新變化、出版業的新風貌。
主題出版物人氣高
各個展館中,主題出版物都被擺在展臺的顯眼位置。據記者粗略統計,本屆訂貨會主題出版物相關活動約有上百場,更活潑、更接地氣、更貼近讀者,是其最突出的特征。
從內容上看,既有磅礴浩蕩的重大出版工程、最新的“五個一工程”獲獎圖書,也有解讀中國式現代化道路的通俗讀本、講述大國重器背后故事的科普力作,還有一系列有關中國傳統文化、傳統美學的精品。
中國出版集團《復興文庫》公共圖書館館藏工程啟動,為公共圖書館收集優秀典籍、豐富館藏資源,開展主題閱讀活動,履行社會教育和服務職能提供了有力支持。天津出版集團中老經典著作互譯項目首批成果發布,對兩國文化交流起到重要促進作用。江西人民出版社新書《從張騫到馬可·波羅:絲綢之路十八講》,是一部陸海并進、中西互通、多學科融合且圖文并茂地解讀絲綢之路的通識性專著,講述了絲綢之路在中外文明交流互鑒中的文化價值和歷史作用。
除了常規的新書發布會、研討會外,互動性更強的對談、體驗課等極大地豐富了主題出版活動形式。多個展區的活動區座無虛席,互動環節看到了更多年輕人參與,充分展現了主題出版近年來不斷探索,逐步“接地氣”的一面。本報與訂貨會組委會聯合主辦,首次開通主題出版物“社長薦書”直播間,上演一席難求火熱場面。
渠道變革更直觀展現
“走兩步就有一個直播間”是很多編輯談到訂貨會時的最大感受。疫情改變了營銷和發行方式,這一變革在本屆圖書訂貨會中展現得淋漓盡致。
中華書局新媒體平臺負責人郭金珊表示,直播間已經成為出版業常態化運營模式,“這次訂貨會是給出版人的興奮劑,現場的每一個人都非常敬業,中華書局主播昨天(2月24日)把嗓子都喊啞了,這種狀態也是出版業又重新‘活’起來的標志”。
化學工業出版社市場部主任鄭永吉對此也有同樣感受:“訂貨會更加直觀地展現出版市場的結構性變化。這不僅指普遍的直播現象,還有目前的銷售也變得更加靈活。只要主播對某出版社的一兩類圖書感興趣,就會找你來合作。原先綜合社的小品類產品、長尾產品也在訂貨會中散發出了自己的光芒?!编嵱兰硎?,像這樣的主播在訂貨會期間絡繹不絕。
現場不僅直播熱情高漲,在形式上,出版社也“卷”起來,中國農業出版社此次訂貨會設置了三種形式的直播,一是主題特色直播,古風美女穿越到現實,普及農耕文化;二是邀請重點達人來直播間,為讀者介紹訂貨會期間銷量高的書籍;三是“沉浸式逛展覽”,農業社的相關主播帶觀眾“云”逛訂貨會。該社新媒體中心負責人李晶說:“直播效果很好,大家太熱情了,24日閉館后現場的燈都滅掉了,只有手機有電,我們還在直播?!?/p>
什么時候下播?大家一致回答,只有在人太多、信號斷了的時候。記者了解到,外語教學與研究出版社在此次北京圖書訂貨會期間,抖音官方直播間交易總額達180萬元。中信出版集團開設了4個玻璃房直播間,還有1個在展臺中直播的直播號,少兒直播號邀請達人到中信展臺進行直播。據統計,5個號合計銷售額近千萬,其中少兒銷售額達五六百萬。農業社只2月25日直播的2場中,首推的《我的小小農場系列》就已銷售24萬碼洋;延邊大學出版社2月25日9∶00~15∶00就有將近40萬元的銷售額。
延邊大學出版社營銷部負責人關志明說:“其實我們也是在試水,現在和頭部的一些平臺和主播肯定還是有差距,但我們在盡量追趕,擁抱新業態?!比绾螕肀聵I態?同樣提及今年的直播布局,電子工業出版社市場運營部負責人袁璽表示,今年,電子社在直播上可能會利用一些新技術,比如改造直播間,讓畫面看起來更精美,同時會進一步利用推流手段,一次直播接入多個平臺。郭金珊介紹,中華書局今年在直播方面一是深耕自播,在垂直領域不斷深挖,提升直播頻次;二是與其他平臺、出版社聯合直播,突破流量池限制,尋求破局和出圈。李晶也表示,直播帶貨已經成為購物的主流趨勢,今年農業社的重點書打算以新媒體宣發團隊推廣為主,找頭部KOL(關鍵意見領袖)帶貨,借腰部主播“炒熱”全場,最后再在經銷商補貨方式方面進行布局。
上下游合作尋新機
近年來,圖書發行渠道呈多元化發展趨勢,市場競爭十分激烈。精細化、個性化、定制化的產品與營銷,在市場上更具競爭優勢。這就對書業上下游的交流合作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本屆北京圖書訂貨會上,在出版社展示新書、舉辦活動的“顯性”環境下,還有書店、電商競相出擊,不斷尋求上下游合作新契機的“隱形”環境。一方面,實體書店頻繁參加如中國出版集團第十屆經銷商大會等主要出版單位的經銷商會;另一方面,多家發行集團相關負責人帶隊與在京部分出版單位洽談合作,比如新華文軒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相關負責人前往中國外文局、人民教育出版社進行交流探討等。
實體書店作為北京圖書訂貨會的重要一端,歷來以舉辦重要活動的形式“參展”。2月23日,江蘇新華發行集團2023年會暨第13屆江蘇書展推介會在京舉行。會上,江蘇鳳凰出版傳媒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江蘇新華發行集團董事長金國華提出2023年江蘇鳳凰新華將深化理論讀物服務機制,優化品牌展會辦展模式,提升館配業務服務實力,發力電商自有平臺建設,推進實體門店轉型升級,加快發展陽光采購平臺,總分協同深化強總部建設,促進社店雙效合作共贏。2月22日,2023新華文軒供應鏈合作交流大會在京召開,文軒在線及新華文軒閱讀服務事業部相關業務分管負責人分別就產品精細化運營、線上線下融合發展、內容與營銷資源融合、供應鏈協同與服務等業務開展情況,進行主題分享。
此外,圖書電商的活動也受到許多書業人的關注。2月23日舉辦的2023當當出版人盛會上,當當網副總裁劉宇對2022年當當網經營狀況、合作伙伴在當當的表現及行業問題作了詳細說明和正面回答。天貓圖書商家大會同日舉行,淘寶天貓企業服務&文教總經理張瑞、淘寶天貓圖書行業負責人栐華,先后介紹了未來天貓圖書的新方向和2023年的重點工作,推出包括“天貓書單”等一系列新舉措。當當和天貓兩大傳統電商同時聚焦新書,或許將為出版社打造爆款新書帶來更多可能。
面對傳統發行、營銷渠道變革,以及疫情影響下圖書零售市場的消極反饋,出版人這兩年深感發展艱難,但此次圖書訂貨會的盛況可謂一針強心劑。正如大家所說,直播銷量多少不重要,通宵熬夜也沒關系,我們只是想見面,想好好感受讀者的熱情。這是出版人繼續走下去的動力。